当前位置:首页 > 链闻 > 币通币真坡注新加虚行证相拟货册基金会律秘发师揭

币通币真坡注新加虚行证相拟货册基金会律秘发师揭

2025-10-04 09:49:49 [论坛] 来源:链界视野

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创业者打交道的律师,我发现很多人对发币这件事存在天真的幻想。他们总以为像比特币那样,随随便便就能创造一种新货币。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——在这个仍然由中心化规则主导的世界里,连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也得按规矩办事。

新加坡发币的真相:没有"指定公司"这回事

在新加坡这个区块链友好的国度,ICO是完全合法的。金管局甚至还专门出台了《数字代币发行指南》,生怕创业者们搞不清楚规矩。有趣的是,政府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特定公司形式才能发币。理论上,你注册个杂货铺都能发币(虽然这可能不是个好主意)。

实际运作中,创业者们更倾向于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结构。但最近几年,"新加坡基金会"突然成了圈内的香饽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为什么"基金会"成了发币首选?

首先我要泼盆冷水:新加坡法律里根本没有"基金会"这个实体。中介们吹得天花乱坠的"基金会",其实是指公共担保有限公司(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)。

我经手的案例里,选择这种形式主要有两个考虑:

1. 面子工程:毕竟是打着"非营利"的旗号,听起来就很"去中心化",特别符合区块链的精神追求。而且法律明文规定利润不能分红,只能用于公益,这一条简直是为发币项目量身定制。

2. 里子实惠:成员责任轻到可以忽略不计(最低1新币担保),没有注册资本要求,还能享受有限责任保护。最重要的是,这种结构更容易拿到"非证券型代币"的法律意见书,相当于一张避开监管的通行证。

不信你看看莱特币、比原链这些知名项目,哪个不是走这个路子?

注册"基金会"的门道

想在新加坡搞个"基金会"发币?这里有几个硬性条件:

- 至少1个自然人成员(总不能连个活人都没有吧)- 3人以上的管委会,其中2个得是新加坡常住人口(PR或者长期签证持有者都行)-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注册地址(邮政信箱可不行)- 得有个像模像样的公益目标(总不能写"为了发财"吧)- 一套像样的公司章程(这个我们律师最擅长)

具体流程倒是挺新加坡效率的:1. 花15新币在网上查个名字2. 准备材料交300新币注册费3. 等15分钟(没错,就是这么快)4. 两周内领证5. 半年内搞定税务登记

说起来简单,但每个环节都可能藏着坑。比如公司章程怎么写才能既合规又灵活,就是个技术活。

给创业者的忠告

新加坡确实是发币的沃土,但别以为注册个"基金会"就能为所欲为。我见过太多项目因为轻视合规而翻车的案例。记住,发币不是目的,建立可持续的区块链生态才是王道。

如果你正在考虑新加坡发币,我的建议是:1. 先把商业模式想清楚2. 找个靠谱的律师(比如我们)把关合规3. 对投资者负责,别把发币当割韭菜的工具

说到底,区块链行业需要的是建设者,而不是投机客。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在新加坡这片热土上,找到属于自己的合规发展之路。

(责任编辑:交易)

推荐文章
  •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

   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 最近在刷行情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次大行情来临前,市场总会呈现出这样特殊的节奏——比特币打头阵,以太坊定基调,最后山寨币集体狂欢。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,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出场顺序。从狗狗币看市场情绪说到DOGE,这个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记得上个月它又一次在0.2美元这个"生死线"上玩起了心跳游戏,我都替它捏把汗。但事实证明,这个位置的支撑比想象中还要坚挺。Setupsfx这位分析师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分析师警告:这些主流代币或将迎来血洗式下跌

    加密货币分析师警告:这些主流代币或将迎来血洗式下跌 最近在看Nicholas Merten的分析视频时,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点出了几个令人担忧的信号。这位在DataDash拥有50多万粉丝的分析大V,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几个主流山寨币面临的危机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对这些预判既感到惊讶又不得不认同。先说BNB这个币安平台的"亲儿子"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BNB还在300多美元徘徊,现在却跌到了214美元。Merten的分析特别扎心,他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资产:小个子也能引发金融大地震?

    加密资产:小个子也能引发金融大地震? 德国央行副行长Claudia Buch最近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思考。这位金融界的重量级人物指出,虽然加密资产目前只占全球金融资产的0.2%,但千万别小看这个小个子。就像20世纪90年代那些看似无害的证券化产品,最终却捅出08年金融危机的娄子一样,现在的加密资产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风暴。金融稳定的多米诺骨牌每次金融危机都像是现实版的"蝴蝶效应"。记得2008年那会儿,我在纽约的朋友Jimmy就亲眼目睹了... ...[详细]
  • 10月2日市场观察:投资如棋局 格局定输赢

    10月2日市场观察:投资如棋局 格局定输赢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,我越来越体会到投资之道与人生哲理是何其相似。记得我刚入行时,一位前辈说过:"市场永远不缺机会,缺的是看透机会的眼光。"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。就像昨日的分析,我们成功抓住了400点大饼和30点以太的行情,这既是对市场判断的肯定,也是国庆假期一个不错的开门红。技术面深度解析从1小时图来看,布林带这个老朋友又开始耍花样了。上轨像个害羞的小姑娘,刚打开门缝又赶紧缩回去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RWA革命:传统金融市场正在被区块链重塑

    RWA革命:传统金融市场正在被区块链重塑 每次看到金融科技的进步,我都忍不住感叹:我们正见证着历史。RWA(真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正在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,这场变革或许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来得更快、更猛烈。一场由利率分化引发的金融创新最近和Matrixport的Benjamin Stani聊天时,他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。想象一下:当美联储不断加息,链上和链下利率出现巨大鸿沟时,RWA就像一座桥梁,把两个世界连接了起来。这种"利率套利"的机会,... ...[详细]
  • 10月6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情绪低迷,逢高做空正当时

    10月6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情绪低迷,逢高做空正当时 各位币圈老铁好啊,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李隆。最近这行情走得真是让人揪心,特别是以太坊,像个断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。昨晚好不容易反弹到1650附近,结果又被市场一记闷棍给打下来了,现在1600这个关键支撑位眼看着就要不保。市场现状分析说实话,现在这个市场氛围简直比冬天的哈尔滨还要冷。以太坊这几天就跟吃了泻药似的,跌得没完没了。技术面上看,4小时级别的布林带开口向下,中轨压制效果明显得很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每... ...[详细]
  • 数字货币市场再现惊人行情:专业策略带来丰厚回报

    数字货币市场再现惊人行情:专业策略带来丰厚回报 市场终于给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惊喜!昨晚那波惊心动魄的暴跌行情,让提前布局的空单策略收获了超额回报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这种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的成就感,真是让人兴奋不已。精准预判带来的丰厚回报比特币空单300点的收益,以太坊30个点的利润,这可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数字。还记得前几天的市场氛围吗?大家都在疯狂看涨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嗅到了市场异样的气息。通过细致的K线形态分析和市场情绪... ...[详细]
  • 解密香港:为何这颗东方明珠正成为Web3世界的超级引擎?

    解密香港:为何这颗东方明珠正成为Web3世界的超级引擎? 最近一份来自Chainalysis的行业报告让我眼前一亮——原来在我们眼皮底下,一个数字金融新纪元正在香港悄然形成。作为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个发现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东亚市场的独特面貌相比其他加密货币活跃地区,东亚市场呈现出一种有趣的"分裂人格"。这里既有保守的传统金融思维,又孕育着最具创新力的DeFi生态。就像我去年在东京考察时发现的那样,很多上班族一边在传统银行排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大戏:24800美元失守已成定局?十月能否迎来转机?

    比特币大戏:24800美元失守已成定局?十月能否迎来转机?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让我来聊聊最近比特币的这出好戏。253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可真是太有意思了,就像个老演员一样反复登场。每次价格接近这里,总会有神秘资金把价格拉回来,弄得大家都以为这是铁底。但老话说得好,事不过三,这次大阴线直接砸穿25300,那些习惯性抄底的哥们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现在的市场就像个赌场,庄家看着底牌在偷笑。当所有人都以为25300是止损位时,主力偏偏来个反向操作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NFT市场周观察:金色热潮下的数字资产狂欢

    NFT市场周观察:金色热潮下的数字资产狂欢 上周的NFT市场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数字派对,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场狂欢的最新数据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7300多万美元的总交易额时,不禁感叹这个新兴市场的活力依旧旺盛。数字不会说谎:市场活跃度一览在过去七天里,NFT爱好者们创造了262,505笔交易,参与人数达到91,387人。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去年NFT热潮时的盛况,虽然现在的市场更加理性,但参与度依然可观。想象一下,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人口每天都在买... ...[详细]